物理治療服務史簡介

台灣物理治療的發展溯自1950年代,歷經半個世紀,其發展約可分為啟蒙期、奠基期、發展期等三期。

啟蒙期(1950-1966)

1950年代,台灣發生小兒麻痺大流行,許多患者挽回了生命,卻在身心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由於大量肢體障礙的小兒麻痺患者對物理治療的需求,開啟了台灣物理治療的發展。 早期小兒麻痺物理治療──運動治療 早期小兒麻痺物理治療──電刺激

當是時,隨著美國軍事顧問團來台的眷屬,有許多人為美籍的物理治療師,自願奉獻所學,來協助小兒麻痺患童進行物理治療,對於我國物理治療的發展貢獻良多。1958年,台大醫院外科率先於一西骨科病房專闢一間物理治療室,先後聘請多位美籍物理治療師,包括Mrs. Gray、Mrs. Saembough、Mrs. Taber、Mrs. Franklin、Mrs. Godston、及Mrs. Eaton,擔任物理治療志工,並指導該院護理人員進行小兒麻痺者之重量訓練、輔具應用、功能訓練等物理治療。翌年,台北榮民總醫院盧致德院長向國防醫學院借調黃金銘醫師籌設物理治療業務,於1960年一月正式作業。1965年,台大醫院物理治療復健大樓落成,一樓為門診及物理治療室,二樓為具有22床之復健病房及肌電圖室,為國內第一個設有病房的復健醫療機構。1964年,蔣夫人宋美齡鑑於小兒麻痺患童之醫療、就學、教養等多重問題,遂成立「振興育幼院籌備委員會」,以期設置含醫療、復健、治療、教育,以及就業訓練與輔導等的多元化機構,俾使小兒麻痺患童能自力謀生。1966年,馬偕醫院亦設立「小兒麻痺重建中心」。 小兒麻痺患者遊陽明山 早期台大醫院運動治療室

當北部各大醫院積極籌建物理治療部門之時,在熱心的外籍宗教人氏的籌劃下,我國第一所小兒麻痺患童專屬的醫教合一機構卻是在屏東出現。1959年,「屏東基督教診所」(現今的屏東基督教醫院)的挪威籍傅德蘭與畢嘉士等醫護人員舟車勞頓、日以繼夜地在中、南部尋覓遭人拋棄的小兒麻痺病童,並聘請美國骨科權威Burgess醫師及物理治療師前來為病患進行骨科矯正手術與物理治療。1960年,在基督教行道會美國差會贈予土地之下,設立了全國第一所專治小兒麻痺的「兒童療養院」,免費醫治來自全省各地的病患。1963年,「屏東基督教診所」改名為「屏東基督教醫院」,並創設「麻痺兒童之家」(也就是現今「勝利之家」的前身),使患童有受教育之機會;翌年(1964年),該院正式設立了物理治療部,擴大對小兒麻痺患者及其他類病患的物理治療服務。而彰化基督教醫院亦於1964年起,先後招收二期物理治療訓練班,並開始為病患服務。 1964年彰基開始物理治療業務 早期的紫外線燈(台大提供) 早期訓練腕關節儀器(三總提供)

縱觀整個啟蒙期,由最初歐美相關醫療人員來台協助發展,到國內自行派員出國受訓,使得台灣物理治療逐漸步上軌道。

奠基期(1967-1984)

台灣初期的物理治療是以小兒麻痺為主,但隨著物理治療大學教育在台灣的生根,物理治療逐漸發展至各醫療專業領域。 1971年世界衛生組織派遣菲籍顧問Mr. Leano來台,協助赴日學習義肢裝具訓練返國的陳東初組長於台大醫院成立義肢室,以強化義肢裝具課程。同年,該系梁熙正助教亦自澳洲返台,開始腦性麻痺的專業訓練課程。而1968年自美返國的復健科醫師連倚南講師,則一直堅守崗位,倡導復健醫學,達三十二年之久。 此時各大醫院逐漸了解物理治療的重要性,紛紛成立復健科或物理治療科,所提供之服務以一般不分科的物理治療居多;1980年,衛生署亦開始推動各省市立醫院設置二名物理治療師的基本編制。然而隨著醫學專科醫師制度的發展,台灣物理治療的臨床服務逐漸傾向專科化:各醫院紛紛設置急性神經科病房、燒傷病房、心臟外科加護病房等單位,以及腦性麻痺、呼吸治療、運動傷害等門診,並提供相關的物理治療。1983年,台大醫院之物理治療臨床實習課程,首度出現骨科、神經科、呼吸循環科、小兒科等四專科實習課程,後為各校實習課程所仿傚。 物理治療師以等速肌力儀訓練運動傷害病患 物理治療師於復健部運動生理研究室進行臨床呼吸訓練研究 台大醫院復健部於1978年設立兒童治療室,推廣發展遲緩與腦性麻痺之早期療育,即重視親職教育,於療育中強調家長之參與,並將訓練方法融合入日常生活中。

縱觀整個奠基期,雖有部份外在因素限制物理治療的發展,但由於社會的進步、醫院主管的重視,物理治療部門逐漸普及,加上物理治療人員的自力自強,物理治療服務領域逐漸擴大。

發展期(1985-迄今)

台灣物理治療人力除了因廣設學校而提高人數外,在人力素質提升方面,也隨著時代的變遷而出現巨大的變化。 在治療型態上,物理治療界也起了很大的變化:由機構式的物理治療,逐漸走向符合實際需求的社區或居家式的服務。台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與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於1995年起,參與台北縣政府的「身心障礙學童專業整合介入計畫」,與各類專家共同為身心障礙學童提供整合性評估及治療,開創物理治療師走進學校的整合服務提供模式,自此後各縣市教育局開始有物理治療師編制,使物理治療師之服務範圍由醫療院所擴至學校系統。台北市物理治療師公會更於1999年起,受台北市衛生局委託組成居家物理治療團隊,提供免費且優質長期照護的服務模式。而嘉義市、南投縣、台中縣、台北縣的跟進,更確定此物理治療社區服務模式之價值。2001年7月,全民健保局開放社區物理治療所的設置,將使物理治療師由單一固守醫療機構等候病患,至進入社區直接嘉惠病患,使物理治療之服務依現代病患之需求而呈現更多元化之面貌。

物理治療師進入學校系統提供治療及諮詢服務

在社會服務方面,物理治療界也不遺餘力的奉獻心力。1991年,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設立「黃麗麗獎」,以紀念一生為物理治療奉獻的黃麗麗老師,鼓勵對社會有特殊貢獻之會員,引導物理治療界回饋社會、服務社區的風氣。1999年當九二一地震後,由各校教師組織的「支援國姓鄉災民」服務團隊,發揮人溺己溺的精神,利用自己的假期至南投縣服務長達半年之久。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更積極協助各重建區衛生局之「921重建區傷殘者復健醫療照護計畫」,聘任物理治療師投入當地衛生所,提供社區定點或巡迴點,以及居家的物理治療服務。此計畫落實了物理治療師的社區服務模式,配合「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進一步維護全民健康。 「九二一重建區傷殘者復健醫療照護計畫」,聘任物理治療師投入當地衛生所,提供社區定點或巡迴點,以及居家的物理治療服務,此為於當地推廣時所使用的衛教單張。 物理治療學會黃麗麗前理事長與台大物理治療同仁合影 綜觀台灣物理治療的發展,從啟蒙期之以小兒麻痺後遺症為主的復健醫療,到奠基期之以骨科、神經、呼吸循環、小兒等四大專科的物理治療,再到發展期之機構式、社區式、居家式三種不同服務型態的物理治療,物理治療的服務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而相對於民眾對物理治療的需求日殷,物理治療界也開始回饋社會。

1999年當九二一地震後,由各校物理治療學系教師組織的「支援國姓鄉災民」服務團隊,至國姓鄉提供物理治療

撰稿者

王淑芬 台大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副教授 2001.10

柴惠敏 台大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講師 2001.10

廖華芳 台大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副教授 2001.10

石冀嬴 台大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助教 2001.10

參考文獻

  1. 台大醫院通報(院務通訊的前身);1961年12月。
  2. 李明濱。台大醫院百年院史。台北: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1999。
  3. 曹昭懿、李昭儀(編)。台大復健醫學學系二十週年紀念專輯。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復健醫學系;1987。
  4. 林光華、胡名霞(編)。台大物理治療學系三十週年紀念專輯。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1997年8月。
  5. 謝霖芬(編校召集人)。台灣復健醫學之父連倚南教授台大醫學院榮退專輯。台北: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復健部。2000年。
  6. 莊永明。台灣醫療史。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7. 黃麗麗教授紀念集;台北:台大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1995。
  8. 百週年紀念特刊組編輯委員會(編)。彰基百週年紀念特刊。彰化;彰化基督教醫院;1996年11月。
  9. 屏東基督教醫院院史;2000年11月。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