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的運動量

由以上單元可知,慢跑雖然是一項簡單的運動,但只要我們熱身不確實或過度的運動,仍會造成許多可能的傷害。因此我們要瞭解適當的運動量才能達到運動的目的並避免傷害。那麼,運動量要多少才是適量呢?一般應包括: 一. 熱身運動:10分鐘,包括肢體的伸展(拉筋),肌肉群的活動(柔軟體操),使身體溫熱起來。研究顯示,當體溫較高時,血紅素釋放氧氣的速率會加快加多,可提供肌肉的氧氣就多;細胞的新陳代謝會加快﹔血液循環會加快,可減少廢物如乳酸的堆積;肌肉蛋白的黏滯性降低,肌肉收縮的機械效應增高;肌腱、韌帶等結締組織的延展性提高;神經傳導速率增加等,都可以為我們的主運動提供良好的生理狀況,並減少傷害。

二. 主運動:20~40分鐘;慢跑主要在訓練心肺耐力,以期能增加我們的最大攝氧量。所謂最大攝氧量,就是一個人在一分鐘內,所能攝取或消耗的最大氧氣量,其值越高,心肺耐力越好。由於慢跑屬於全身性的運動,所參與的肌肉量多,要消耗的氧氣量就較多,根據研究報告,如果每次運動時間20~40分鐘,每週3~5次,運動強度在60﹪~80﹪之間(即心跳數在 (220-年齡) × 60﹪~80﹪之間),則在3個月後,最大攝氧量可以增加約15﹪。

三. 緩和運動:10分鐘,目的在使生理狀況能逐漸調整到運動前的狀況,可防止血壓的突然升高而有昏眩的情形;慢跑後的緩和運動可用走路進行,可促進下肢乳酸或廢物的排除,免除運動後的肌肉酸痛。

撰稿者

許家榮 台大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學生 2003.02.11

王興國 台大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講師 2003.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