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後期的運動與注意事項

中風患者的”家庭作業”

中風是一種惱人的疾病,除少數幸運者(約20%)可以完全恢復,不會留下後遺症外,大多數的人都會留下終身的烙痕—形形色色的後遺症,讓人一眼即可看出—中風過。

中風患者除了急性期的醫療照顧,以求穩定病情外,接著便是積極性的復健治療,希望在黃金時期的半年內,靠著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等,讓患者潛能發揮到極限,以達到最高復原的目標。大多數患者在醫院內接受積極、完整的物理治療計畫,都會有明顯令人滿意的進步,但是對那些較嚴重的患者,這種進步會逐漸慢下來,不再那麼令人興奮,進入所謂的「高原期」,這時對患者本身或其家屬,另一場考驗耐心與愛心的持久消耗戰於焉展開。

中風患者的物理治療運動須考慮其病變的大小、位置、病情及患者各種情況及條件而有所不同。物理治療師隨時擬訂、修正最適當的治療計畫,但到了高原期,進步明顯停頓下來,這時物理治療師常會把治療計畫交由患者本身或家屬代為執行,也就是交家庭作業,再由治療師驗收,本文就是介紹一般的家庭作業。

家庭作業原則:

  1. 不動則僵:每一關節都需要運動來加油、潤滑,幾天不動就可能「生銹」、僵硬了,尤其是攣縮的關節,更需要至少每天三次,每次二十下的被動關節運動。
  2. 不用則廢:每一條肌肉都需以收縮、拉長等運動來活化,每一個動作都需要不斷地練習、實際運用,以免肌肉萎縮、動作退化。
  3. 不進則退:隨著年齡的增長,體能狀況可能日趨衰弱,必須靠著不斷的運動以增強體力、耐力,不致終日病懨懨、懶洋洋,一天天退化。

家庭作業的方法:

  1. 被動關節運動:如果可以用好邊來幫忙,就由好邊的手帶動,否則就由家人幫忙把手高舉過頭,內、外旋轉,伸值肘部,活動腕部,扳開手指虎口等上肢關節。彎起大腿,膝蓋內、外旋轉,叉開雙腿,蹺起腳板等下肢關節。全身的關節都要動到,尤其是較緊的部份更不能疏忽。
  2. 平衡運動:由坐姿、站姿至行動時的平衡反應,了解重心的變化,依序訓練,如坐在床邊,拿起兩旁東西而能不倒下;站立時,彎腰撿起地上的東西而能不跌倒;走路時,不用人扶而能自己走。
  3. 增強肌力運動:較軟弱無力的部位要靠不斷的用力以加強其肌力,如站起—坐下或蹲馬步,以加強腰部及大腿部的肌力;坐著時彎腰—挺身,以加強背肌及軀幹的肌力;抬手、抬腿以加強上肢及下肢的肌力。
  4. 協調運動:有時動作顯得笨拙、不調合,就要兩側同時交互動作以取得協調,如原地踏步、雙腳儘量抬高、踩固定式腳踏車、雙手高舉拍手、雙手握拳張開等等。
  5. 步行:患者如已會走路,則在物理治療師矯正指導原則下,多加自行練習,一來鍛鍊體力,二來熟能生巧、習慣成自然,走起路來會更穩定、更自如。
  6. 避免併發症的運動:若患者不能起來,不得已臥床時,除了被動關節運動以免肢體僵硬、變形之外,常幫他翻身以免褥瘡,常做胸廓、腹部的深呼吸運動及拍背以免肺部積痰……等等,也須留意,以免併發症更難照顧。
  7. 心理建設運動:若不得已,必然留下後遺症,則須教育患者坦然面對它、接受它,訓練自己如何適應它,「雖然不滿意,但還可以接受」。習慣了以後,把它帶來的不便減到最低,患者家屬也應以耐心、愛心,好好輔導他獨立自主,以獲得最高品質、有人性尊嚴的生活。

撰稿者

簡文仁 國泰醫學中心 物理治療組組長 200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