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第一線的醫療人員被問到這個問題時,便表示碰到了難題。很少有人感冒拉肚子會這樣子問,一定是沉痾宿疾慢性病退化症才會如此惶恐不安,企求一個明確的指示。
有的醫師採拖字訣:『慢慢的,會好啦!』有的則明快而殘忍:『不會好啦,會好就可以得諾貝爾獎了』。也有的誠實而委婉,『很難說啦!慢慢改善就好了』。不同的醫師不同的問者會變化出更多的互動情境,處理不慎會造成雙方的誤會與困擾,有時甚至衍化出醫療糾紛,實在不值得。
身為物理治療師,二十多年的第一線角色,也常受此問題困擾,早期會推給上層,請他去問主治醫師,後來無可推,只能坦白:很難說,看你的情形而定。現在則反問他們:『治好的定義是什麼?你認為怎麼樣叫做好了!』再由他們對『好了』的認知中,決定適當的說法,因為我發現,這差異性太大了,沒弄清楚他們的本意,率爾回話,回衍生出更多的問題,也不符合醫療人員有告知的義務。
以常見的中風來說,搶救得宜,命撿回來,也可以算好了,不會死了;或認為臥床、坐輪椅不算好,要會走路,才算好了;或認為不需拐杖,能自行出入家門才是真正的好,雖然中風的病情差異性很大,依生活功能自主量表,中風佼存者,評風從18分到126分,有人滿分還不滿足,這如此大的認知差異,不說清楚,要溝通良好也難。
基本上,生命有它的週期,佛家所謂『成往壞空』。因為老化是一種生命的過程,自然的退化,要適應它,只有病態的退化,才要矯正它,但即使醫療科技日益進步,還是有其限度,勉強不來。壁虎為了斷尾求生,可以再生新尾,人體斷臂不能重生,這是高級細胞的不可逆性,所以有些傷病是不可能完成回復的,要坦然面對它、接受它,但也不必過度感傷,人體是生命有機體,不是機械,也有它的自癒性。機械的螺絲鬆了,不藉外力回正它,只會愈來愈鬆終至解體,人體卻不會,它有自我檢查、自我調整的功能,只要不過度干擾它、取代它,讓它充分發揮此自療能力,便是養生的最大目標。
對生命,對身體有多一分的坦然與了解,對傷病的惶恐不安便可多一分的泰然與神定。下次要開口問醫師之前,先想一下,我對疾病的了解有多少?預期的目標是什麼?溝通的效果會好很多,而不是籠統的『什麼時候可以治好?』
簡文仁 國泰醫學中心 組長 200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