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心臟復健開始萌芽,目的是以改善心血管疾患的症狀為主。但是在1950年以前認為運動可能導致不良反應,所以做法較為保守。直到1952年提出心臟病後需要早期活動,才逐漸改變想法,認為可在急性發作後,可儘早開始簡單的活動。但是在1952-1970年間則強調要以有氧運動為主。到1970-1980年,發覺對中低危險的心臟病患,仍需要給予適當的阻力,來增加肌力(strength training),以應付日常生活所需。所以,1980年後對心臟病患的物理治療,已依病情的改善,逐漸加入重量訓練。目前,心臟疾患手術後的住院日已縮短,對心臟移植也有一套適當的運動處方。
胸腔物理治療(chest physical therapy; CPT)的目的是提高或維持身心最佳功能,使生活儘量獨立。十九世紀以前,對有肺病的人,主張要休息與靜養,直到1895年才改變對運動的限制。1942年,首度有「肺疾復健」正式的定義,強調物理治療師與其他專業人員合作的重要性。在1950年~1960年,橫隔膜呼吸法(diaphragmatic breathing)及圓唇吐氣法(pursed-lips breathing)是胸腔物理治療重要的項目。同時,為了促進排痰,有體位引流(postural drainage)、扣擊法及咳嗽訓練陸續被提出。1976年呼吸肌的肌力與耐力可以分開訓練;目前已研發呼吸訓練器具,並有各種胸腔手術後的呼吸器使用等的治療技巧。
物理治療強調以實証科學為基礎的治療處方(evidence-based guidelines),根據實驗與臨床觀察,得知呼吸運動及訓練不見得可以改善體內肺部的細胞組織,但卻可以改善日常生活的品質。所以,呼吸運動及訓練已漸著重功能取向的活動。日常生活有躺、坐、站等不同的姿勢,也有穿衣、取物、打掃等不同功能性的動作,如能配合日常生活功能性的動作來訓練呼吸,利用此方式來改善呼吸與生活品質,是近代胸腔物理治療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