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數位博物館
顯示頁面
Menu
跳至內容
搜尋
登入
管理選單
足跡:
本頁是唯讀的,您可以看到原始碼,但不能更動它。您如果覺得它不應被鎖上,請詢問管理員。
====== 肌肉骨骼物理治療史 ====== 早在西元前就有人對肌肉、關節扭傷的部位施行牽引、推拿或鬆動術。那時代雖沒有很清礎的治療理論,但史上也記載著兩位代表人物-Hippocrates及Galen。一直到十九世紀中期,才有學者明確地指出關節、骨骼會有病變,主要來自於血液循環不良的理論。十九世紀末期開始有學校開班授課整脊術;並提出人之筋骨會酸痛,是因神經受到壓迫的理論。後人看歷史,應會讚嘆骨科物理治療史上,早在十九世紀就有相關的理論發表。二十世紀初期,物理治療學校如雨後春筍般地開辦,這些學校的學子真正奠定了今日物理治療的水準與規模。 早期較具有理論基礎,且較有系統性發展的肌肉骨骼物理治療,應包括電熱療與徒手治療兩大領域。尤其是徒手治療,在北歐及紐、澳兩地快速地生根發展,並且積極地向世界各地推廣。二十世紀中期,像Maitland、Mennell、Cyriax都是各具特色的徒手治療的代表性人物。 美國物理治療學會一直到1974才成立骨科次專科部門,特別以生物力學、肌動學、體表解剖學,研究骨科病患的臨床物理治療之診斷與治療。近二十年,骨科物理治療最重視的莫過於「運動治療」。任何一位骨科患者,幾乎人人皆需藉運動項目才能達到治療的效果,而早期常用的儀器治療已在淍零中。舉凡退化性關節炎、下背痛、脊椎側彎、運動傷害……..人人都需「運動治療」。所以運動治療成為本世紀骨科物理治療最主要的內涵。 ===== 參考文獻 ===== - Licht S, Johnson EW. Therapeutic Exercise. New Haven : E. Licht, 1965. 撰稿者:詹美華 機構:台大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所 職稱:副教授 完稿時間:2003/03/24 本條目尚有以下內容,請點擊觀看: [[運動治療史]] [[徒手治療史]] [[儀器運用史]] [[http://museum.pt.ntu.edu.tw/doku.php?id=start|返回首頁]]
Back to Top